zhognliancheng

白银市严把“四关” 持续加强公务员诚信体系建设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公务员承担着社会事务管理与服务的重要职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更应成为道德和诚信的表率。近年来,白银市聚焦公务员诚信体系建设,严把“入口关”“引领关”“查核关”“管理关”,不断提高公务员诚信履职能力,塑造公务员“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

白银市严把“四关” 持续加强公务员诚信体系建设立即申请

严把“入口关”,突出政治标准“硬杠杠”。把牢入口源头,围绕政治素质、诚信纪律等重点内容,扎实做好新录用公务员招录。制定公务员考试资格审查与体能测评工作方案,严格按照省、市资格审查规定操作把关,围绕年龄、学历、专业、身份、工作经历等具体要求,比对考生相关证件、证书等材料,逐项逐条进行核对验证,严审学历的有效性,确保应审材料真实准确齐全。考察环节中,对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取消其录用资格,今年以来,按照客观公正的原则对199名拟录用对象进行考察并作出评价,有效从源头上保证了公务员队伍的诚信素质。在公务员公开遴选工作中,认真履行把关责任,充分考虑人选的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工作实绩和一贯表现,对不符合报名资格条件的,不予以同意(推荐)报名。

严把“引领关”,夯实思想教育“不掉线”。强化公务员诚信教育,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中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政策解读等专题课程,先后分10期为500名初任公务员上好诚信第一课,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诚信履职能力。注重源头培养,建立新录用公务员成长档案,为新录用公务员发放《公务员成长日志》,持续跟踪新录用公务员成长过程,深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养良好工作习惯,定期开展思想状况研判,要求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谈心谈话,并在成长档案中做好记录,促进新录用公务员尽快适应岗位、健康成长成才。注重帮扶培养,建立联系培养制度,指定两名帮带责任人负责帮带新录用公务员思想政治和工作,助推年轻公务员健康成长。依托甘肃会宁干部学院、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等优势资源,开发红色主题和廉政专题教学线路,让新录用公务员在红色教育中滋养初心、汲取力量,在党性教育中增强诚信意识,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

严把“查核关”,确保科学精准“硬支撑”。建立“档案预审、档案联审”机制,按照《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和中组部《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档案的通知》要求,围绕公务员调任转任对象确定、资格审核等关键环节,严格审核拟调任、转任、登记人员人事档案。明确预审要求,优化工作流程,市直机关拟调任(转任)公务员的,需对本单位队伍结构和空缺岗位情况、拟调入人选的人岗相适性和匹配度进行分析,将初审情况报市委组织部预审同意后,启动下一步组织考察、集体讨论等程序。对照资格条件,对拟调任、转任、登记人选“三龄两历一身份”信息进行认真核实,逐项甄别人选使用编制、进入渠道、身份类别等,全方位掌握公务员个人诚信情况,对身份信息难界定、身份存异议、入口不明晰的人员一律暂缓动议,坚决防止诚信上有问题的人员进入公务员队伍。今年以来,共审核办理市直部门转任审批68名,全覆盖查询调任人选社会信用记录,征求纪委监委、信访等部门意见4批31人。

严把“管理关”,激发奖惩监督“内驱力”。依托全省公务员管理平台,动态掌握公务员诚信情况,督促各县区和市属各单位做好公务员信息采集更新,及时记录履行职责失信记录和考核奖惩等情况,把有无不当言行、有无违规现象、有无不良反应作为监管的重点,发现不良苗头及时提醒,防患于未然,消除于萌芽。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健全公务员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制度,在评先选优中将公务员诚信情况作为重要参考,对在处理突发事件、承担急难险重等专项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公务员进行及时奖励。积极选树正面典型,今年以来,在征求法院意见,是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基础上,择优推荐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和记一等功公务员、记一等功公务员集体人选6人,引导公务员群体在政务诚信中发挥积极作用,营造知信重信的良好氛围。


首页

信用查询

公示平台

立信活动

1、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https://www.xy315gov.com/

2、招投标信息服务平台
https://www.creditzg.com.cn/

3、中国招标投标服务平台
https://www.315chinese.com/

4、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