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执法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厦门市集美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坚持立足区域实际,注重在“五个结合”上下功夫,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执法质效,着力打造“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告诫说理-行政处罚-监督整改”执法新模式,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一、普法宣传与执法检查相结合
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将普法宣传嵌入执法全过程。执法检查中,执法人员化身普法宣传员,结合实际在企业车间、办公室、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等处开设“微课堂”,采取“把脉问诊+法律解读”“违法告知+案例警示”等方式,向企业宣讲环保法律法规和2024年新修订的《厦门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厦门市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等,实现执法、普法一体推进。
二、教育引导与柔性执法相结合
严格落实《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生态环境领域包容审慎执法“四张清单”,将柔性执法理念贯彻生态环境执法全过程。今年以来,对积极配合调查、及时改正环境违法问题的2家企业,依法作出减轻处罚决定,彰显执法温度,给予企业更多容错支持和发展空间。
三、告诫说理与能力建设相结合
针对企业法律认知盲区,组织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推行“说理式执法”,通过约谈、座谈等形式,将环境违法成本、环境管理风险、企业整改路径面对面告知企业,让企业既认识错误又明确整改方向。持续加强非现场监管与科技执法能力建设,先后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开展无人机操作、在线监管平台操作运用、加强行政执法案件卷宗质量等培训,运用无人机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巡查,发挥排污许可、固体废物监管平台作用进行非现场执法检查,发现环境违法线索2条。
四、行政处罚与生态损害赔偿相结合
推行“一案双查”机制(环境违法调查+生态损害调查),在立案调查的时同步启动生态损害赔偿程序,通过整合调查取证、损害评估等共性环节,实现两项程序并行推进。通过联合律师、检察院、行业专家开展损害评估磋商,确保赔偿金额合法合理,引导企业主动签订赔偿协议并缴纳修复资金,推动生态环境损害“应赔尽赔”,实现“查处一案、治理一片”,形成“刚性执法+柔性修复”的治理闭环。2025年以来,筛查上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4条,1件已进入赔偿程序。
五、监督整改与长效帮扶相结合
构建“问题发现-整改验收-持续跟踪”闭环,开展“康复式”帮扶。将环境违法企业标记为“双随机”平台特殊监管源,结合生态环境执法“综合查一次”工作要求,针对企业整改事项,结合“双随机”检查工作开展现场复核,为企业开展全环节“体检”。2025年1月,集美区某超标企业接受复查帮扶后,整改期间连续3次自行监测、1次监督复测均达标,形成“监督整改+长效帮扶”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坚持将诚信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与“通达辽阔、近悦远来”的城...
国内动态
近日,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印发《2025年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方案》,明确30项重点举措,加...
国内动态
如何助力企业轻装上阵闯市场,同时守牢绿水青山底线?近日,四川省自贡市出台《自贡市生态环境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助...
国内动态
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正大力推进《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5版)》...
国内动态
近日,江苏省泰兴市发布《泰兴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意味着年度营商环境工作...
国内动态
近年来,甘肃省玉门市司法局聚焦经营主体关切,充分发挥法治在营商环境建设中的规范、引领、保障作用,为全市营造...
国内动态
为高标准编制杭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五五”规划,科学谋划新时期信用杭州建设蓝图,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
国内动态
近日湖北中兴食品有限公司提交的《企业自查情况表》,顺利通过武汉海关所属随州海关关员的审核,企业自查结果被海...
国内动态
内蒙古通辽市锚定“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大核心领域,推进信用生态建设,打造“诚信通辽”...
国内动态
4月27日上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动员部署视频会,对具体工作进行部署。本次...
国内动态
1、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https://www.xy315gov.com/
2、招投标信息服务平台
https://www.creditzg.com.cn/
3、中国招标投标服务平台
https://www.315chinese.com/
4、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