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高效配置监管资源,提升监管效能,有效解决日益增长的市场主体与有限监管力量之间的矛盾,以适应新形势及突发情况下的监管需要。珠海市市场监管局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和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的要求和工作部署,有序开展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逐步实现差异化、精准化、智慧化监管。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创新监管方式中积极探索符合珠海实际、具有珠海特色的市场监管模式,有力提升市场主体信用意识,全市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三个推进,为信用监管夯实基础
积极推进商事主体年报公示服务工作。一是升级改造“珠海市‘多报合一’年报系统”,并开发了“珠海市‘多报合一’年报手机版”,2020年10月底已在“粤商通APP”正式上线,进一步方便商事主体自主申报年报。二是做好年报“多报合一”改革工作。珠海市是市场监管总局确定的滚动年报试点城市,根据市场监管总局要求,自2018年度起年报逐步实施与海关、人社、商务等部门年报“多报合一”改革。根据要求,珠海市海关管理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机构)年报时间调整为每年的1月1日至6月30日,为做好辖区内外商投资企业(机构)和海关企业年报填报工作,珠海市市场监管局早部署、早宣传,采取一把手亲自抓,市、区局领导层层包干,制定工作台帐,责任到人等多举措,取得了较好效果。2020年度,珠海市海关管理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机构)年报率93.43%,重点行业领域年报率100%。
进一步推进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管理工作。按照《珠海市商事主体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办法》,通过预警、拟载入、告知、载入等规范化程序,对商事主体不按期提交年度报告、通过住所无法联系的将其载入经营异常名录。截至2021年4月30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对商事主体载入经营异常名录68351户(其中企业约1.8万户,个体工商户约5万户),通过信用修复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商事主体共约1.2万户。根据国家、广东省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相关规定,对符合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规定情形的企业进行认定、列入工作,截至2021年4月30日,已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492户。
扎实推进市场主体“死户”清理工作。紧紧围绕市场监管总局、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的工作部署,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清理工作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通过线上数据梳理、跨部门数据比对及线下实地核查。2020年度全市已吊销企业户数2025户。2021年度截至4月30日,全市吊销企业户数1084户。
抓好数据归集,构建统一的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
依托公示系统,扎实推进涉企数据归集共享。按照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数据标准改造升级“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珠海)”,秉持“能归尽归、能用则用,先易后难、先内部后外部”的原则,采取定期推送、部门提供、人工录入等方式,建立主要数据来源渠道,实现涉企数据动态管理。累计归集企业登记注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列异列严等数据346.51万条,向共享交换平台推送数据6472.61万条。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珠海)”将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到企业名下并依法公示,构建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框架。“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珠海)”自2019年12月18日优化升级完成后累积访问量已达780多万次,近90天日平均访问量为1.47万次。
建设智慧市场监管系统,构建市场监管领域的数据资源库。2020年11月,投资近2000万建设智慧市场监管综合服务平台,构建涵盖应用支撑平台、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信用综合监管系统、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等12大模块于一体的监管平台。2021年底,该平台建设工作将全部完成,有望通过管理服务对象信用、风险预警模型,实现市场监管相关数据的整合,健全数据共享、更新、深度挖掘机制,提高数据支撑、共享、服务、集中管控能力,打破各业务系统的信息壁垒,构建市场监管监测指标体系,形成全方位的市场监管信用监管体系,实现市场监管业务“一体化智能监管”的目标。
推进信用监管,建设信用风险分类体系
确定多维度风险指标体系,为科学评定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打下基础。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相关意见和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企业信用风险分类评价规范,并借鉴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市的先进经验,已初步确定我市多维风险指标体系,从企业的基本信息、经营行为、履约历史、监管信息、成长潜力等维度收集并细化指标项。初步细化为20个一级指标,50个二级指标,107个三级指标。下一步,将根据初步建立的指标体系对企业进行预分类,不断调整指标体系,让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更符合实际、科学精准,充分揭示企业信用风险高低,为科学制定差异化分类监管措施提供依据。
搭建信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及时防范化解信用风险。基于归集的企业信用风险信息,根据监管需求、监管重点,结合日常监管中掌握的各类风险事件特征,建立长期未经营企业发现模型、虚假注册企业发现模型、职业打假人识别模型、食品精准监管模型、特种设备异常预警模型、企业活跃度评价模型等,对企业主要风险点实施监测,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整体信用风险状况进行数据挖掘,及早发现苗头性、区域性、行业性风险。
“从管理型向现代服务型转换,这是政府转换职能后一个非常可喜的变化,也是营商环境改善的具体实践。...
信用知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
信用知识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 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
信用知识
日前,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2022年前三季度,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等专项...
信用知识
近日,景泰县法院调解了一起由他人代偿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多年前高某因资金周转困难向魏某...
信用知识
日前,广州市公安局起草了《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
信用知识
天津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针...
信用知识
近日,湖南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湖南省社会信用条例》。据悉,这是湖南省首部关于社会信用...
信用知识
□父母被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不会影响子女正常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如果被采取限制...
信用知识
为严厉打击保健食品领域非法生产经营、欺诈和虚假宣传、违法广告、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丽水龙泉市市...
信用知识
1、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https://www.xy315gov.com/
2、招投标信息服务平台
https://www.creditzg.com.cn/
3、中国招标投标服务平台
https://www.315chinese.com/
4、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