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经济增长8.1%以上,也不意味重回高增长阶段
记者:世界银行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增长4%,中国经济有望继续扩张7.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中国经济2021年将增长8.1%。您如何看待这些预测?
肖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我理解GDP增速在2021年和未来一段时期都将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这对于落实我国远景规划、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统筹做好财政、货币、就业、产业、环保、区域协调等宏观经济治理具有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现在一些国内外机构都在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并且给予了积极乐观的评价。这些预测是符合经济规律的。由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是一次严重的外部冲击,使得当年经济特别是上半年经济大大偏离了正常的运行轨道,随着我国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经济率先复苏,因此今年经济有望向正常状态回归,并可能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
应当看到,即使今年我国经济增长在8.1%以上(第一季度增长可能会达到两位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重回高增长阶段。如果把2020年和2021年累计起来看,共增长了11%多,年均增长5.5%以上,恢复到了常态,与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趋势是一致的。
有人说外资在撤离中国,这显然与事实不符
记者:2020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999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创历史新高,并实现了引资总量、增长幅度、全球占比“三提升”。那么,为什么还有人说外资在撤离?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肖钢:我认为,在利用外资方面,“东强西弱”是趋势。
2020年,中国吸引外资跃居全球第一,与西方发达国家吸引外资大幅下降形成了鲜明反差。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报告,20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8590亿美元,同比下降42%,其中西方发达国家下降了69%,创下过去25年以来的最低值,而中国逆势增长4%,高达1630亿美元。
为什么中国经济会是“一枝独秀”?主要原因是我国迅速控制住了疫情,经济率先复苏,同时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创新发展动能的巨大吸引力。
至于有人说外资在撤离中国,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听一听外资企业的声音,就更能生动地说明这一点。
有些在华经营的外资企业受疫情影响零部件一时供应不上,当地政府部门迅速行动,能够在24小时内帮助解决采购配送;一些外资企业在华扩大生产规模遇到招工难问题,地方上也能采取灵活方式帮助企业补充足够的熟练工人。针对部分外商企业因疫情导致在华追加投资暂时无法到位时,我国商业银行及时为外资企业提供贸易融资、供应链融资,解决它们的“燃眉之急”。这些都让外资企业家备受感动,凸显了我国完善的产业链配套能力与良好的营商环境。事实再次证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不可能与中国脱钩。
当然,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各国从安全角度考虑,超越劳动分工、成本收益范畴,作出政治决定与政策调整,但这并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趋势,而更多地呈现出自主化、多元化、伙伴化的特点,在演变的过程中,我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打造出新的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打破刚兑、允许违约,并不等于可以不守信
记者:对于2021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规范,您有哪些期待?
肖钢: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经过30年栉风沐雨,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特别是近年来加大了改革开放,围绕股票发行注册制、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和新三板改革,以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一系列基础制度进一步完善,大大提升了资本市场促进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与效率。在新的一年,期待资本市场各项改革开放举措进一步配套落地,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进一步提升,市场活力与韧性进一步增强。
规范发展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是解决企业融资困难、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渠道。企业发债可能发生违约,这是市场成熟的标志,有利于完善信用风险定价机制,加快市场优胜劣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市场健康发展。同时,也要注意处理好打破刚性兑付与维护信用的关系,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打破刚兑、允许违约,并不等于可以不守信用,更不是放任违约、甚至纵容不守信用。发债人应当珍视信用,坚守诚信,不逃废债。只有做到既打破刚兑,又维护信用,坚决打击逃废债行为,才能增强投资者信心,保障市场稳定、健康运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
信用解读
距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并首次正式提出建设...
信用解读
记者12月13日从湖南省医疗保障局获悉,《关于做好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应用的通知》已正式印...
信用解读
据12月12日《法治日报》报道,“傍名牌”“仿名牌”商品在各大电商、短视频平台的直播间中大...
信用解读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研究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
信用解读
原标题:推进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专访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沈庆中 今...
信用解读
社会诚信关联基层治理,有其制度基础。在更广泛和宏观的层面,关联社会治理是社会诚信的中国...
信用解读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不时面临着市场失灵与监管失灵的双重困境,“命令—控制”监管模式不仅达不到矫正...
信用解读
摘要:市场监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标准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重要举措,是...
信用解读
近年来,舟山市积极推进生态环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率先搭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综合管理系统获全省推广,创新实施“...
信用解读
1、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https://www.xy315gov.com/
2、招投标信息服务平台
https://www.creditzg.com.cn/
3、中国招标投标服务平台
https://www.315chinese.com/
4、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