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开展集中销毁活动既是展示北京市打击侵权假冒商品工作成果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宣示北京市严厉打击疫情防控物资侵权假冒违法犯罪行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心之举。
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副局长路政闽出席指导销毁活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北京海关、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北京市文化执法总队、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等“双打”成员单位参加了当天的销毁活动。
2019年,在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支持下,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北京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一是深化重点治理。加强重点市场、重点产品、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出口环节、民生领域专项治理,坚持网上网下一体化治理。二是突出全链条执法。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实现生产、流通、销售、进出口全域覆盖,统筹了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宣传文化、海关等各方执法力量,形成执法合力。三是强化联合惩戒。聚焦民生、涉外、公共安全等领域,不断加强刑事打击、全面履行检察职能、深入推进司法保护、持续完善信用体系。四是推动社会共治。加大信息公示力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深化公众宣传教育。
2019年,北京市各行政执法部门立案查处侵权假冒案件2438件,罚没款1.36亿元,捣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窝点39个,移送司法机关26件。公安机关侦破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59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81人,涉案金额9.32亿元。检察机关依法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343件680人,起诉327件492人。审判机关审理侵权假冒案件立案327件,审结328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市各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聚焦疫情防控物资的生产、销售和出口环节,积极履职、多措并举、协同发力,严厉打击防护用品侵犯知识产权和产品质量违法犯罪行为,全力服务疫情防控大局,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十部门迅速开展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打击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用品专项联合执法行动,集中力量、用足法律,从重从快严击打击疫情防控期间违法行为。公安机关持续坚决打击各类制售假冒伪劣防护物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疫情期间打击犯罪协作机制,破获多起涉疫产品案件。农业农村部门启动春耕备耕农资打假“春雷”行动。生态环境部门加强对环境无害化销毁单位监督指导。文化执法部门推进“护苗2020”专项行动。北京海关加大进出口环节监管力度,实行疫情防控期间“互联网+稽核查”模式。检察机关全面履行审查、追诉、监督检察职责,严惩疫情期间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审判机关统筹安排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工作,集中宣判一批涉疫情犯罪案件。
疫情防控以来,北京市各行政执法部门查处侵权假冒类案件508件,罚没款1707万元,捣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窝点5个。北京海关扣留侵权假冒商品197批次2253件。公安机关破获案件207件。检察机关批捕78件。审判机关结案61件。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
信用解读
距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并首次正式提出建设...
信用解读
记者12月13日从湖南省医疗保障局获悉,《关于做好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应用的通知》已正式印...
信用解读
据12月12日《法治日报》报道,“傍名牌”“仿名牌”商品在各大电商、短视频平台的直播间中大...
信用解读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研究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
信用解读
原标题:推进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专访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沈庆中 今...
信用解读
社会诚信关联基层治理,有其制度基础。在更广泛和宏观的层面,关联社会治理是社会诚信的中国...
信用解读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不时面临着市场失灵与监管失灵的双重困境,“命令—控制”监管模式不仅达不到矫正...
信用解读
摘要:市场监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标准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重要举措,是...
信用解读
近年来,舟山市积极推进生态环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率先搭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综合管理系统获全省推广,创新实施“...
信用解读
1、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https://www.xy315gov.com/
2、招投标信息服务平台
https://www.creditzg.com.cn/
3、中国招标投标服务平台
https://www.315chinese.com/
4、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