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与其说是一份司法指导意见,不如说是以司法力量为社会树立的正确价值标杆,特别是在摒除歧视方面。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歧视也随之出现。歧视之下,武汉人首当其害,不少武汉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而紧跟着的,就是那些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一些确诊病人被治愈后不敢回家,不敢见人,担心被亲友邻居嫌弃。甚至医护人员也被歧视所伤,个别医护人员被挡在所居住的小区门外,只能望家兴叹。歧视正在演化成一种破坏社会秩序、撕裂社会关系、引发冲突与对立的可怕情绪。
面对伴随疫情而来的歧视,我们需要以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司法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它对社会价值观的规范、引领和促进作用则更为直接。
最高法的指导意见旗帜鲜明地提出,“用人单位仅以劳动者是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无症状感染者、被依法隔离人员或者劳动者来自疫情相对严重的地区为由主张解除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不仅是对司法判决的指导和统一,更是以司法判决向疫情带来的所有歧视说“不”。可以说,此次指导意见既为复工复产清除了思想阻碍,也展示了一个文明进步大国的精神力量。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依法准确适用不可抗力规则”。我国民法总则和合同法都把“不可抗力”作为合同履行不能的一种特殊情况,但并不是所有涉及疫情的合同履行不能都可以一概归为不可抗力,这要综合考量疫情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案件的影响,准确把握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与合同不能履行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原因力大小。
事实上,现实中确实有一些企业以疫情为由逃避合同履行,对疫情带来的各种履约困难不是积极想办法、主动寻求破解之道,而是消极怠工、破罐破摔。这不但侵犯了相关企业和广大员工的合法权益,也无益于复工复产和恢复经济,更有损于以契约精神为基础的法治精神,对这种逃避行为法院不能姑息纵容。指导意见要求“依法准确适用不可抗力规则”,正体现了司法围绕中心,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责任意识与担当。
法者,治之端也。面对疫情带来的经济发展困境和社会价值观的混乱,以司法破局纾困、定分止争,有利于以法治共识凝聚全社会积极向上的信心和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
信用解读
距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并首次正式提出建设...
信用解读
记者12月13日从湖南省医疗保障局获悉,《关于做好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应用的通知》已正式印...
信用解读
据12月12日《法治日报》报道,“傍名牌”“仿名牌”商品在各大电商、短视频平台的直播间中大...
信用解读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研究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
信用解读
原标题:推进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专访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沈庆中 今...
信用解读
社会诚信关联基层治理,有其制度基础。在更广泛和宏观的层面,关联社会治理是社会诚信的中国...
信用解读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不时面临着市场失灵与监管失灵的双重困境,“命令—控制”监管模式不仅达不到矫正...
信用解读
摘要:市场监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标准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重要举措,是...
信用解读
近年来,舟山市积极推进生态环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率先搭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综合管理系统获全省推广,创新实施“...
信用解读
1、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https://www.xy315gov.com/
2、招投标信息服务平台
https://www.creditzg.com.cn/
3、中国招标投标服务平台
https://www.315chinese.com/
4、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