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一系列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的举措陆续出台,为宏观经济持续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4月1日实施增值税改革,5月1日起社保缴费比例降低,再加上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的减免——仅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达1.17万亿元。
不仅如此,更多省时省力省心的改革举措,让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一般工商业电价再降低10%,工程建设审批、专利审查、商标注册再提速,“两步申报”通关模式改革试点启动,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出台……
实践证明,在更加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面前,中国经济之所以能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且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关键还是靠改革开放,而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正是其中的关键部分。
“成绩来之不易,但也必须看到,我们与国际顶尖营商环境仍存在一定距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在当前国际经贸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在“放管服”改革上有更大突破、在营商环境改善上有更大作为。
这样的判断是有依据的。目前,我国市场主体规模已超1亿户,而且还在以日均新设企业1.94万户的速度不断增加。如何把如此庞大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保持住、提上去,根本还在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下硬功夫把营商环境打造好。
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找准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的方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刘立峰表示,所谓市场化就是要破除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法治化就是要营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给市场主体以稳定的预期;国际化就是要持续扩大开放,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强化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这既是改善营商环境要坚持的原则,也是各方需要努力的方向。
要加快政府职能改变,优化政府服务,推动简政放权走向纵深。刘立峰表示,政府管理和服务要行“简约”之道,要化繁为简、无事不扰,真正把该放的权彻底放出去、该减的事项坚决减下来、该清的障碍加快清除掉,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市场开拓和技术创新上来。
要聚焦问题真抓实干,积极调动各方主动性和创造力,释放营商环境带来的发展红利。刘立峰说,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创造力、驱动力,要鼓励各地各部门从实际出发开展差异化探索,推出更多各具特色的创新举措,同时要强化责任担当,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努力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统一。
值得关注的是,经过各方努力,有望于9月底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已进入最后征求意见阶段。该条例聚焦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制度性解决方案,同时确立了各领域改善营商环境的改革目标,明确了更有效、更具针对性的实施路径。
营商环境作为一个地区运行效率的综合体现,非一日之效,也非一时之功。正如专家所言,要持之以恒地推动改善营商环境,着力补齐制度短板,用法治化办法把改革成果固定下来,不断释放营商环境的制度生产力。(记者 顾阳)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
信用解读
距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并首次正式提出建设...
信用解读
记者12月13日从湖南省医疗保障局获悉,《关于做好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应用的通知》已正式印...
信用解读
据12月12日《法治日报》报道,“傍名牌”“仿名牌”商品在各大电商、短视频平台的直播间中大...
信用解读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研究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
信用解读
原标题:推进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专访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沈庆中 今...
信用解读
社会诚信关联基层治理,有其制度基础。在更广泛和宏观的层面,关联社会治理是社会诚信的中国...
信用解读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不时面临着市场失灵与监管失灵的双重困境,“命令—控制”监管模式不仅达不到矫正...
信用解读
摘要:市场监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标准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重要举措,是...
信用解读
近年来,舟山市积极推进生态环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率先搭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综合管理系统获全省推广,创新实施“...
信用解读
1、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https://www.xy315gov.com/
2、招投标信息服务平台
https://www.creditzg.com.cn/
3、中国招标投标服务平台
https://www.315chinese.com/
4、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