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健身、美容美发、教育培训等诸多消费领域,预付式消费屡见不鲜。不少消费者都曾遇到过充值后商家关店、商家跑路等诸多情形。如何保护预付式消费中的消费者合法权益,各级各地监管部门及消协组织都在积极探索解决途径和方法。
目前,我国预付式消费立法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基础,以商务部《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市场监管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以及相关行业规章或规范性文件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
3月12日,中消协发布《2023年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
《报告》指出,2023年我国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取得了新进展:在立法保护方面,山西、深圳等地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对预付式经营者行为、预收资金监管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山东聊城对单用途预付卡经营者强化公告、通知义务,为推动国家层面相关立法或修订完善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在行政保护方面,教育部等六部门落实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要求,北京、上海、江苏、贵州、青海西宁市、湖北恩施州等地加大对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的管理,通报典型案例,探索源头治理,实施“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对预付式消费领域违法经营行为形成有力震慑。在司法保护方面,人民法院加大体育健身、美容美发、教育培训等领域预付式消费案件审理,近九成案件消费者胜诉,有效维护了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合法权益。在社会保护方面,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各地消协组织高度重视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受理解决预付式消费群体投诉,发布相关投诉和舆情热点分析报告,联合有关部门打造资金监管平台,开展提升信用水平专项行动,在维护预付式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报告》认为,预付款项具有付款在先、消费在后的特点,消费者权利的实现有赖于经营者的信用及经营情况,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或风险性,亟须吸纳各地成功经验,从国家层面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完善预付式消费相关立法,细化各环节规定,强化经营者举证责任;二是强化预付式消费行政监管,推动联合整治,实施信用约束和惩戒;三是加大预付式消费司法救济力度,减轻消费者举证责任,建立消费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四是重视发挥消协组织作用,汇聚社会各方力量,促进预付式消费社会共治。
煤矿安全生产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
信用立法
28日,从承德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承德市制定颁布了《承德市社会信用促进条例》,并将于2024年5...
信用立法
4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会议审议通过水利部、国家疾控局加...
信用立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4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信用条例》已由新疆维...
信用立法
市民李先生想在长沙市开福区湘江世纪城附近开一家餐饮店,相比以往,相关部门的服务将进一步优化。针对餐饮店、便...
信用立法
4月1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举行的记者会上获悉:为推动进一步规范自治区社会信用管理,促进社会信...
信用立法
为推动进一步规范自治区社会信用管理,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法治环境...
信用立法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
信用立法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高质量完成《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信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立法工作的安排部署...
信用立法
2024年1月1日,《沈阳市社会信用条例》将正式实施。目前,沈阳市信用主体数据库已经建成。截至8月底,市信用平台累...
信用立法
1、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https://www.xy315gov.com/
2、招投标信息服务平台
https://www.creditzg.com.cn/
3、中国招标投标服务平台
https://www.315chinese.com/
4、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