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针对城市自然条件制定并于近日发布《居住建筑自然通风设计技术标准》。该标准将于今年11月起施行,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高度不超过100米的居住建筑,旨在提高居住建筑在自然通风作用下的环境质量。
标准提出,应从建筑群布置,建筑的朝向和间距,平、立、剖面设计,室内空间组织和门窗洞口,门窗的通风构造措施和自然通风装置的设置等方面入手,提高居住建筑的自然通风效率,减少机械通风和空调的使用时间。
同时,居住建筑的通风设计应优先考虑采用自然通风消除室内余热余湿和降低污染物浓度。自然通风不能满足时,采用复合通风。其中,自然通风路径应遵循以下原则设计:气流清洁并覆盖活动区;气流流线顺畅,进风口气流无遮拦,排风口气流无倒灌;室内气流流速适宜,室内布置及装饰物对气流流动无阻碍。
为保证消除室内余热余湿,每户居住空间春季通风季应达到15次/小时的通风换气次数,秋季通风季应达到10次/小时的通风换气次数;厨房最小通风换气次数应满足3次/小时要求;卫生间最小通风换气次数应满足5次/小时要求。
标准还要求结合建筑设计,合理利用被动式通风技术强化自然通风。当常规自然通风系统不能提供足够风量时,可采用捕风装置加强自然通风。通风系统的控制和监测应满足房间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污染物浓度等规范要求,通风系统宜根据室内环境质量自动化运行。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3.09.04 崇成
近日,国务院公布《节约用水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全面规范节约用水的行政法规。为全面...
地方
全国首批、福州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位于福州新区的滨海双龙新居近日开始接受首轮申请。据了解,该项...
地方
自动巡查劝导、抓拍城市管理问题……近年来,多地城管部门运用机器人,推动城市管理由“数字化”向“智慧化”...
地方
一城之美,始于颜值,源于管理,见于细节。近年来,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紧紧围绕城市管理难点、痛点,聚焦队伍...
地方
3月15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举办全市建筑单体落图赋码和施工许可系统操作培训会。会议邀请省住房和城乡建...
地方
近年来,宁夏、广东等地大力提升环卫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改造生活垃圾中转站、升级环卫车辆、加大果皮箱改造...
地方
山东省青岛市借力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机遇,加速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与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着力建机制...
地方
3月26日上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决策部署,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东莞市召...
地方
数字化是打开住房公积金未来发展大门的“金钥匙”。江苏省苏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苏州公积金”...
地方
河北省保定市入选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以来,坚持以试点任务为引领,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构建...
地方
1、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https://www.xy315gov.com/
2、招投标信息服务平台
https://www.creditzg.com.cn/
3、中国招标投标服务平台
https://www.315chinese.com/
4、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