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多年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导下,认真学习、对标对表浙江“千万工程”先进做法和成功实践,树牢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鲜明导向,以改善农村住房条件为切入点,以建设特色田园乡村为目标,着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自2018年以来,全省共有超过40万户农房得到改善,建成了665个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工作成效得到农民群众的充分肯定,改善农户满意率达93.3%。
加强统筹谋划 在完善工作体系上出实招
按照“一二三”工作思路,即突出“一个重点”(农房安全和品质提升)、聚焦“两个改善”(农房改善、村庄改善)、把准“三个定位”(坚持农民主体、引导自我更新,坚持政府支持、加强分类施策,坚持规范操作、严守政策红线),着力构建务实管用的工作体系,通过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引导农民自我更新住房。
明确三个优先。优先整治农村C、D级危房,优先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优先改善1980年及以前建的老旧农房,2022~2026年全省改善50万户以上农房。
畅通四种改善路径。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畅通农户自行翻建、加固改造、入住新建新型农村社区或小城镇安置区、进城入镇购房四种改善路径,是否参与改善、以何种方式改善完全由农民自主选择。
建立五级联动工作机制。省级建立了由省政府分管领导牵头、31个成员单位组成的专项组织协调机制,市县两级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推进体系,镇村建立工作专班,形成省、市、县、镇、村五级联动的工作机制。
健全六个方面配套政策。围绕“人、地、钱、建、产、治”六个方面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文件,织密政策、要素保障体系。设立省级专项奖补资金,分类分档实施补助,补助额度为每户2万元至5.3万元,由地方统筹用于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
抓好关键环节 在提升建设品质上下功夫
按照“永续传承”的要求,着力建设功能现代、结构安全、成本经济、绿色环保、风貌协调的现代宜居农房,打造留住乡愁记忆、体现现代文明、展现特色风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强化设计引领。组织编制农房设计指引、方案图集、建设指南等系列技术指引和特色田园乡村规划建设指南、示范区建设指南、地方标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标准》,免费向基层发放。研发“农房建设服务网”,为农民建房和村庄建设提供咨询服务。组织第三方技术单位开展技术巡查,及时纠正巡查中发现的问题。
强化示范引路。先后遴选确定三批共111个农房改善示范创建项目,组织设计大师领衔的技术团队开展全过程跟踪指导,推动探索形成具有地域特点、乡土特色、时代特征的新苏式民居。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示范阶段,建立规划设计方案和工作方案“双审查”机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对试点村庄规划设计方案逐一把关。从试点示范到面上创建,再到示范区建设,逐步深化认识、以点带面提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水平。
强化传承保护。在全国率先发布实施省政府规章《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办法》。连续两年举办“丹青妙笔绘田园乡村”活动,并将在校大学生创作的乡村题材绘画作品在江苏省美术馆集中展出,向社会展现中国传统江南水乡的美学价值。全省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实现翻倍,有效保护502个省级传统村落和376组传统建筑组群,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中近三分之一为省级以上传统村落。
坚持全面改善 在促进综合发展上做文章
在改善农村住房条件的同时,大力培育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重塑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
同步配套基础设施。制定农房改善项目验收标准、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评价标准,分别针对村委会所在村庄、非村委会所在村庄提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要求,推动农房和配套设施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实施、同步投入使用,让农民群众居住更舒适、出行更便捷、生活更便利。
同步谋划产业发展。将农房改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坚持产业跟着项目走,项目围绕产业布局。联合省文化和旅游厅优选部分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传统村落和新型农村社区,与周边旅游资源串联形成30条美丽田园乡村游赏线路,于黄金周前夕发布,游线涉及村庄游客量明显增长。
同步落实社区治理。在农房改善中,强调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机制,构建上下贯通、便捷高效的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以“强党建、提功能、促振兴”为主题,联合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办共同主办新时代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竞赛,推动建设一批开放式、集约化、共享型、精准化程度高的新时代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服务常抓、群众常来”,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和其他兄弟省市的好做法,持续推动农房改善和乡村建设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高水平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江苏乡村建设新实践,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3.07.21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近日,国务院公布《节约用水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全面规范节约用水的行政法规。为全面...
地方
全国首批、福州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位于福州新区的滨海双龙新居近日开始接受首轮申请。据了解,该项...
地方
自动巡查劝导、抓拍城市管理问题……近年来,多地城管部门运用机器人,推动城市管理由“数字化”向“智慧化”...
地方
一城之美,始于颜值,源于管理,见于细节。近年来,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紧紧围绕城市管理难点、痛点,聚焦队伍...
地方
3月15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举办全市建筑单体落图赋码和施工许可系统操作培训会。会议邀请省住房和城乡建...
地方
近年来,宁夏、广东等地大力提升环卫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改造生活垃圾中转站、升级环卫车辆、加大果皮箱改造...
地方
山东省青岛市借力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机遇,加速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与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着力建机制...
地方
3月26日上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决策部署,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东莞市召...
地方
数字化是打开住房公积金未来发展大门的“金钥匙”。江苏省苏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苏州公积金”...
地方
河北省保定市入选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以来,坚持以试点任务为引领,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构建...
地方
1、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https://www.xy315gov.com/
2、招投标信息服务平台
https://www.creditzg.com.cn/
3、中国招标投标服务平台
https://www.315chinese.com/
4、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