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行驶在宽敞平坦的沥青路上,旁边是波光粼粼的河流,一座座精美别致的房屋散落在村落之间。走进山东省胶州市李哥庄镇矫戈庄村村民王玉平的新家,原先的土坯房变成了崭新的砖房,经过粉刷的墙面亮洁如新……全家人正围坐在一起看电视,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王玉平感慨道:“原来的土坯房隔音差,还容易返潮,住起来不舒服也不安全。现在好了,镇上帮我们盖了新房子,环境好,也安全了,还是政府把咱老百姓放心上。”
王玉平的家“旧貌换新颜”,是李哥庄镇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建设的一例成果。为了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保障村民的居住安全,李哥庄镇紧紧围绕上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关于农房建设管理的部署要求,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农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通过“四个强化”,实现了农房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水平、生活品质的“四个提升”,绘就出一幅舒适宜居的乡村新画卷。
强化隐患排查
让农房安全又结实
在李哥庄镇,常常见到一群人来往于各家各户。他们手里拿着本子,认真地记录房屋的安全情况。“这是咱们政府工作人员在那排查危房呢。”李哥庄新村党委书记王瑞浩说,“这个工作已经持续好长时间了,一直没停过。”
近年来,李哥庄镇坚决落实“人不进危房、危房不进人”的要求,在5个行政村(31个自然村)全面开展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通过对目标任务、重点范围、工作措施、具体要求等进行详细安排部署,开展全方位、地毯式排查登记,压紧压实“镇—村—组—户”四级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确保工作落实、落细、落精。该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进行补助,动员指导一般农户自行改造,对久无人住的空置危房实施安全管控。
矫戈庄村党支部书记薛巧慧说:“今年我们村一共排查出来了8户危房,都已经完成了修缮。村里老百姓开心得不得了,我们也就放心了。”李哥庄镇党委副书记刘振华介绍说,2023年,全镇共排查出农村危房58栋,目前已全部开展整治,其中修缮加固21栋、安全管控37栋,有效地消除了农房安全隐患。与此同时,该镇结合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做到宣传常态化、管理常态化,通过网格入户、现场指导、微信群等多种方式渠道,引导群众充分认识到房屋安全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居民房屋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强化机制保障
让监管有力成常态
“李哥庄镇正在持续完善农房管理机制,做到农房建设全过程监管,从根源上消除农房安全隐患。”刘振华说。
据介绍,该镇加强农房管理机制,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健全机构设置,成立乡村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办公室,配置4名专职工作人员,统筹负责农房资格审批、质量安全监管、建筑风貌管控等内容;优化审批机制,建立并完善“农户申请、村级初核、镇级审批、部门监管”的农房审批流程,在镇便民服务大厅设立农房审批与不动产登记联合窗口,通过大数据集成共享,实现“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事通办”,提高服务效能,去年共受理村民建房申请75件,审批通过53件,有效避免了违规建设行为,让村民在“阳光”下规范建房;规范过程监管,建立乡村建设工程村级信息员、服务协议、开工报告、巡查抽查、竣工验收、事故调查处理6项制度,将农房建设安全质量纳入监管,实现从申请到验收的全过程监管。李哥庄镇还成立了由乡村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办公室和综合执法中队组成的联合执法组,加强日常监管和巡查,对新建房屋严格执行“六到场”制度,逐步形成“从严从实”管理新常态。
强化工匠技艺
让好匠人造好房子
为了打造适合农民群众的“好房子”,李哥庄镇以农房建设图集、乡村建设工匠为抓手,不断提高农房设计和建造水平。
李哥庄镇组织专业团队对现有农房深入调研,分析当前农房存在的问题短板,了解农民住房需求和建设意愿,编制了科学合理又有李哥庄镇特色的农房建设图集供村民优先选择,既能极大地改善农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又彰显胶东地区农房特色。2023年,全镇共新建农房47栋,超过一半村民采用了这套图集的设计方案。李哥庄镇还通过常态化开展工匠培训管理,培养了一批爱乡村、懂专业、讲安全、重质量的乡村建设工匠,依托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开展乡村建设工匠培训,有效提高工匠的技术水平和从业素质。
“我们村的王玉方从事这行已经有年头了,他也参加了这个工匠培训。老王回来后跟我们说,‘学到不少新知识呢’!”陶家庄一名村民这样描述。2023年,李哥庄镇分两期组织培训乡村建设工匠共计60人,确保每个自然村都有1至2名培训合格的工匠参与乡村建设,让房屋建造水平更有保障。
强化环境治理
让生活有里有面儿
“干净啊,比以前干净多了!”北王家庄村民孙景莲乐呵呵地说,“现在不但房子改造了,污水集中处理,甚至厕所也给我们弄好了,政府还给我们弄了清洁取暖,这生活真的是有里有面儿。”
孙景莲的感受表达了李哥庄镇村民对政府推动农房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的感激之情。该镇坚持将农房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清洁取暖等工作一体化推进,各项工作相互支撑、齐头并进——统筹农房建设与污水处理,率先在省内开展厨房、洗澡(洗衣)间等污水全流程收集处理,村里每户院子都有一个预制混凝土接水池,日常的洗漱用水、厨房污水流入接水池,通过管道汇流至巷道内的污水支管中,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群众通过阳沟(露天的污水沟)排放污水的生活习惯;统筹农房建设与厕所改造,尊重农民意愿开展户厕改造,厕所污水经“三格式”化粪池收集后,通过纳管、抽运等不同方式,实现统一无害化处理,全镇目前累计改厕12079座,覆盖率达90%,村民满意度达95%;统筹农房建设与清洁取暖,用心解决农民群众冬季采暖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申报农房清洁取暖补助资金、农房外墙保温奖补资金,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热则热”的原则,共完成12088户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切实保障农村居民温暖过冬。
“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指导和镇村共同努力下,李哥庄镇坚持‘保安全、提品质’的总体思路,通过打造‘好房子’,进而建设‘好村庄’‘好小镇’,切实回应了农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所期所盼,明显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居住与生活品质,有效提升了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胶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史明高说。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4.03.15 记者 赵君利 通讯员 高国绪
近日,国务院公布《节约用水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全面规范节约用水的行政法规。为全面...
地方
全国首批、福州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位于福州新区的滨海双龙新居近日开始接受首轮申请。据了解,该项...
地方
自动巡查劝导、抓拍城市管理问题……近年来,多地城管部门运用机器人,推动城市管理由“数字化”向“智慧化”...
地方
一城之美,始于颜值,源于管理,见于细节。近年来,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紧紧围绕城市管理难点、痛点,聚焦队伍...
地方
3月15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举办全市建筑单体落图赋码和施工许可系统操作培训会。会议邀请省住房和城乡建...
地方
近年来,宁夏、广东等地大力提升环卫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改造生活垃圾中转站、升级环卫车辆、加大果皮箱改造...
地方
山东省青岛市借力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机遇,加速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与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着力建机制...
地方
3月26日上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决策部署,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东莞市召...
地方
数字化是打开住房公积金未来发展大门的“金钥匙”。江苏省苏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苏州公积金”...
地方
河北省保定市入选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以来,坚持以试点任务为引领,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构建...
地方
1、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https://www.xy315gov.com/
2、招投标信息服务平台
https://www.creditzg.com.cn/
3、中国招标投标服务平台
https://www.315chinese.com/
4、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