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起,新修订《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施行。《条例》明确“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要求,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促进提升名城保护治理水平。
《条例》指出,要丰富名城保护内涵,新增具有广州地域特色的南粤古驿道、特色风貌林荫路、工业遗产、农业文化遗产、水务遗产等保护对象,完善保护体系和保护层次,丰富保护内涵。强化“山水名城”城市意象,优化市域自然山水和传统城市格局。突出核心文化价值标识,进一步凸显广州历史文化标签。加强阐释和弘扬,新增以重点保护和连线、成片方式对历史文化遗产实施整体保护的规定,并通过分层次、分类别串联各类历史文化遗产构建历史文化展示线路,开展价值挖掘、研究、阐释和体验活动,讲好讲活广州名城故事。
《条例》明确,要凝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合力,强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对全市名城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作用,细化市、区、镇三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职责,将名城保护融入基层治理,构建起市-区-镇街-村(居)委四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部门协同的管理体系。健全前置介入城乡建设的保护机制,聚焦源头保护,创设定期全域普查、建设项目历史文化遗产调查评估相结合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发现机制,夯实和完善预先保护制度,确保有价值的老房子、老街区、老村落不被误拆毁,提前协调好历史文化保护与重点项目建设的关系。优化保护和建设工程管理,确立保护规划作为名城保护相关维护、修缮、建设等活动的核心管理依据,通过保护责任人制度、房屋安全普查制度、年度修缮计划、修缮技术咨询服务、非轻微修缮审核、数字化管理等机制,推动保护范围内各项建设活动高质量实施,突出岭南建筑文化特色。强化保护实施监管,建立修缮工程巡查、日常保护巡查相结合的立体巡查机制,并将日常巡查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同时新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检评估制度,明确“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要求,确保责任不缺位、实施不走样。
《条例》要求,要强化保护规划对民生设施的安排,新增保护规划要统筹安排各类市政管线和基础设施的铺设、安装的内容,加强保护规划与相关规划的传导和衔接,以及新增保护与利用实施方案编制和实施管理要求,推动加快提升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风貌区和传统村落的公共服务水平、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的便利性,规范便民设施安装标准,新增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供水、供气等管线入户和空调等户外设施设备安装规范的内容,为提高老街区、老村落、老房子里的市民居住生活现代化和便利化提供技术指引。推动历史文化和现代生产生活融合,在保持原有外观风貌和典型构件的基础上,允许历史建筑通过多功能合理利用、加建、改建、扩建和添加设施等方式,适应现代生产生活需要。平衡保护责任和合法权益的关系,实施代修制度和补助制度,对历史建筑经鉴定为危房并存在损坏危险,且保护责任人经相关部门认定为不具备修缮经济能力,由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予以修缮,财政经费予以保障。此外,非国有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可以申请修缮补助和困难补助。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4.01.04 李广宣
近日,国务院公布《节约用水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全面规范节约用水的行政法规。为全面...
地方
全国首批、福州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位于福州新区的滨海双龙新居近日开始接受首轮申请。据了解,该项...
地方
自动巡查劝导、抓拍城市管理问题……近年来,多地城管部门运用机器人,推动城市管理由“数字化”向“智慧化”...
地方
一城之美,始于颜值,源于管理,见于细节。近年来,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紧紧围绕城市管理难点、痛点,聚焦队伍...
地方
3月15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举办全市建筑单体落图赋码和施工许可系统操作培训会。会议邀请省住房和城乡建...
地方
近年来,宁夏、广东等地大力提升环卫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改造生活垃圾中转站、升级环卫车辆、加大果皮箱改造...
地方
山东省青岛市借力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机遇,加速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与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着力建机制...
地方
3月26日上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决策部署,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东莞市召...
地方
数字化是打开住房公积金未来发展大门的“金钥匙”。江苏省苏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苏州公积金”...
地方
河北省保定市入选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以来,坚持以试点任务为引领,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构建...
地方
1、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https://www.xy315gov.com/
2、招投标信息服务平台
https://www.creditzg.com.cn/
3、中国招标投标服务平台
https://www.315chinese.com/
4、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