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多地迎来了大范围降雪,气温骤降。为加强冰雪灾害防范工作,加强城市供水、供气等市政基础设施运行,吉林、安徽等地供水、供气部门开启“抗寒保供”模式,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做好防冻保护、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处置,全力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严寒天气,裸露在外的供水设施容易发生冻裂。多地巡查市政供水管网设施,为暴露在室外的供水设施加装保温防冻套,保障设施正常运行。
吉林省通化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做好极寒天气防冻工作,守住城市供水“生命线”。组建应急抢修队伍,提前备足抢险器材设备,加强管网巡视,对老旧小区的外露管线进行防冻包裹,避免冰冻造成漏水断水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检修维护泵站供水设备。针对部分居民小区供水设施破损等情况,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检修并在各楼栋张贴防寒通知单,加强居民冬季安全用水的宣传指导,用棉麻织物、塑料泡沫缠绕暴露在室外的水管、水龙头等用水设施,地面的水表使用黄沙覆盖。供水服务热线24小时在线服务,确保及时有效地为居民解决用水诉求。
安徽省马鞍山市开展防冻保温工作,全面启动“抗寒保供”模式。成立防冻抢修工作领导小组,针对供水防寒防冻各项工作任务,完善应急预案,明确防寒防冻期间人员、车辆、物资储备、指挥调度、应急管理等具体措施,组织力量处理供水应急事件,确保安全稳定供水。用保温材料包裹裸露在外的阀门、消火栓、自用水管道等,防止冻裂。
山东省青岛市成立抗寒应急预备队,提前为供水设施“穿衣戴帽”,备足热风枪及抢修必备的管材、配件、水表等设施物资,以“动”治“冻”,全力以赴确保冬季供水安全平稳有序。对接街道、社区、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微信群为居民提供防冻温馨提示。组织开展“供水服务进社区”活动,现场演示、手把手教居民如何自己动手给供水设施做好防冻处理,提高居民防冻意识。现场工作人员向居民介绍说:“背阴面的水管更容易受冻,要尽快给裸露在外的供水设施加装保温层;如遇水龙头无法开启用水,可以用30摄氏度的温热水冲淋两边水管或等气温升高自行恢复,不可用热水冲淋……”
山西省长治市面对气温骤降的天气,采取多项应对措施,保障居民用水安全通畅。严密监控进出水流量及输配水管道压力和水质检测指标,根据实时数据科学调度管道沿线供水量,确保水量足、水压稳、水质优。供水热线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为用户解答用水难题;供水抢修队伍24小时坚守岗位,一旦有突发漏水事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紧急抢修,最大限度保障特殊天气安全正常供水。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冬季供水设施防冻告知书,向居民普及防冻知识和防冻措施,提醒居民及时关闭楼道门窗、时刻关注供水设施冻损等情况。
冬季用气高峰,气源保障是“抗寒保供”的重要部分。多地制定冬季保供方案,细化完善保供措施,全力以赴确保群众温暖过冬有“底气”。
贵州省提前完成管网入冬前安全检查维修,持续推进天然气支线建设、应急调峰储备站建设及燃气设施技改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冬季保供能力。通过科学研判用气需求,拓宽气源供应渠道,做好资源统筹配置和优化调配,按照“应储尽储”原则,26座LNG(液化天然气)储配站库存保持高位运行,提升应急气源储备量。组织力量排查安全风险隐患并指导限期整改,及时解决安全隐患;加强天然气场站、城市综合体、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区域巡检频次,确保燃气设施设备安全平稳运行;加大燃气安全宣传力度,组织开展燃气安全进社区、进企业等宣传活动77次。
面对供气量增加以及冬季燃气使用风险增大的双重压力,江西省吉安市从加强燃气设施维护到提升燃气储备和应急能力再到强化服务质量,以全方位的措施保障居民安全、温暖、稳定地使用燃气。无论是门站、储配站、调压站、管网的输气设施设备,还是用户端的立管、燃气表,都进行了检修和升级,确保每一根管线、每一只阀门、每一台设备都能经受住寒冬考验。此外,为最大限度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整合抢险队伍,建立抢险处置机制,实现管网泄漏、第三方破坏等情况的快速反应。
为保证居民安全平稳用气,河南省周口市采取增加管网巡查频次、强化设施设备维保、开展应急演练、优化配备物资等措施。用户安全方面,组织安全检查员每天进行入户安全检查,每日安排专人巡查巡视,利用智能巡检车对燃气管网进行漏点隐患排查,巡检人员和车辆交叉互查并实行联动机制。应急处置方面,安排三辆应急抢险车辆,应急抢险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冬季安全平稳用气。
降雪过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迎来寒潮降温天气。吐鲁番市供气企业科学调度,做好供应保障,加强天然气生产、运输及储备,强化管网巡查维修监测,确保管网安全运行。在服务保障方面,专业抢修维修队伍24小时值班,及时了解居民用气情况,增加管网巡检频次、强化设施设备维保。同时,冬季房屋门窗封闭,燃气安全隐患增多。对此,吐鲁番市供气企业建立客服、场站、社区、居民联动机制,在加大入户巡检频次的基础上,在微信群发布燃气自检自查和故障排查微视频,提高居民防范和处置突发燃气事件的能力,强化居民安全防范意识,夯实安全用气基础,为居民温暖过冬提供保障。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3.12.19 盛卿
近日,国务院公布《节约用水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全面规范节约用水的行政法规。为全面...
地方
全国首批、福州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位于福州新区的滨海双龙新居近日开始接受首轮申请。据了解,该项...
地方
自动巡查劝导、抓拍城市管理问题……近年来,多地城管部门运用机器人,推动城市管理由“数字化”向“智慧化”...
地方
一城之美,始于颜值,源于管理,见于细节。近年来,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紧紧围绕城市管理难点、痛点,聚焦队伍...
地方
3月15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举办全市建筑单体落图赋码和施工许可系统操作培训会。会议邀请省住房和城乡建...
地方
近年来,宁夏、广东等地大力提升环卫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改造生活垃圾中转站、升级环卫车辆、加大果皮箱改造...
地方
山东省青岛市借力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机遇,加速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与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着力建机制...
地方
3月26日上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决策部署,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东莞市召...
地方
数字化是打开住房公积金未来发展大门的“金钥匙”。江苏省苏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苏州公积金”...
地方
河北省保定市入选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以来,坚持以试点任务为引领,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构建...
地方
1、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https://www.xy315gov.com/
2、招投标信息服务平台
https://www.creditzg.com.cn/
3、中国招标投标服务平台
https://www.315chinese.com/
4、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