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部署精神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全省域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迎亚运盛会全省三大提升行动的任务要求,杭州市以“自然、传统、现代、和谐”八字方针为理念引领,紧紧抓住亚运会这一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历史性机遇,将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试金石”、提升城市品质的“关键招”、筹办亚运赛事的“助推器”,在向世界呈现一场无与伦比、精彩绝伦的体育文化盛会中做好做优“风貌文章”。
据悉,杭州市在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中,持续推进30个亚运相关风貌样板区试点建设,以“匠心提质绣杭城”专项行动为抓手,完成项目建设516个,累计投资额112.74亿元,涉及48个镇街,覆盖面积约39630.97平方公里,惠及居住人口约104.83万,服务人口约1302.44万。
精雕细琢,空间“关键点”不断扮靓
精雕亚运主阵地。风貌样板区覆盖亚运场馆8个、重要门户节点5个、重要旅游景区7个,涉及众多特色乡村、特色街区等,通过亚运主题景观、主题街区(主题馆)、观赛空间、主题绿道等项目建设,将亚运元素嵌入城市景观融入百姓生活,形成了一批亚运味十足的“风貌亮点”。
打通堵点断点。围绕城市有机更新和居民服务升级需求,持续推动杭州市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十大专项”行动,全域推进杆线序化美化、公园绿道建设、河道景观优化等工作,靶向破解“乱、散、难”等难点痼疾,目前全市实施各类项目共计3270个,其中“路美美、房整整”等建设类项目780个。
聚力品质提升。为引领打造“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的中国式现代化品质城市,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空间环境、风貌形象、活力秩序等五个方面入手,积极开展共富基本单元综合品质样板区建设。目前推动上城“江河都会·国际杭城”、滨江“悠悠长河·创享白马”、萧山“湖光江城·科技水乡”、桐庐“富春画卷·未来之城”4个综合品质样板区试点创建工作。
建章立制,治理“机制链”不断完善
建立法制保障。以系统全面的地方性法规促进和规范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建设从“无法可依”到“良法善治”,出台我国首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关于乡村
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杭州市乡村建设条例》,并于今年8月1日正式实施。为杭州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高质量开展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建设提供了新的制度保障。
转化理论成果。在城乡风貌整治提升领域引入“揭榜挂帅”“赛马”机制,发布榜单项目27个,目前印发《杭州市城乡结合部风貌整治提升导则》《杭州市特色街道(区)风貌整治提升导则》等成果转化导则8个,推动技术体系构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建立健全全市风貌整治提升长效管控机制。
打造共富队伍。在全域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建成一支以党员干部为主、对标共富赛道、契合城乡发展实际的“共富红小二”队伍,多措并举帮助农户打通农产品直达居民餐桌、工业产品更低成本下乡入户的直达链路,让百姓加快富起来、生活成本不断降下去,目前全市“共富红小二”人员数量已达7229人。
民呼我应,惠民“覆盖面”不断扩大
建成“共富风貌驿”。系统梳理边角空间、桥下空间等各类闲置或低效的小微空间,以及各类废弃或功能单一、低效利用的公共建筑,因地制宜植入各种应用场景,建成落地一批辨识度高、示范性强的“杭州共富风貌驿·江南驿”。21个项目获得省级“共富风貌驿”创新设计大赛奖项,其中3个获得专业组一等奖,目前全市已完成60个“共富风貌驿”建设。
搭建“共富超市”。在“兴农富农”理念引导下,通过“共富风貌驿”等线下实体空间和“共富超市”线上数智平台相结合的方式,以杭州市城乡风貌智汇通平台为依托,搭建城乡资源交流互通的平台,让绿色健康的地方特色农产品上平台、拓销路,让实用实惠的工业化产品下乡村、扩市场,成为城乡联动的共富窗口。目前“共富超市”模块已上架直销4大类12小类共计610种商品,线下销售点达到53个。
发布“共富游线”。为深入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进一步集中展示具有独特韵味的“杭州意象”,将风貌建设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可游可赏可感的共富体验,杭州在全市域层面构建起“城、乡、山、水、人”联动发展的“两横三纵多区域”风貌特色游线发展格局。目前杭州市推出20条共富风貌游线,其中10条入选省级名单,“风貌游线”模块已上线145条游线,其中特色游56条、风貌游51条、美镇游38条。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杭州市城乡风貌整治工作专班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叶青介绍说,近年来,杭州市紧紧抓住召开第19届亚运会契机,多措并举,乘势而上,加快绘就“千村引领、万村示范、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新画卷,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乡品质建设的城市样板。
截至目前,杭州累计建设65个风貌样板区试点,其中创成省级风貌样板区39个,数量位列全省第一。2025年计划累计建设城乡风貌样板区125个以上,建成风貌示范点1000个以上,基本形成全市域1.68万平方公里的“杭州意象”。
同时,杭州不断探索跨地协调、抱团发展、共同富裕的路径,通过“蓝图共绘、机制共建、交通共联、产业共兴、服务共享、文化共融”“六共”机制,推出跨区、跨县、跨市风貌样板区,为全市域、全省域集成打造同一个风貌样板区夯实基础。如杭金衢“明清古韵·浙硒莲盟”县域风貌区,地处杭州、金华、衢州三市交界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为突破发展困境,三镇以明清古村落文化禀赋为纽带,充分挖掘富硒土地和莲子产业两大特色资源禀赋,联动推进自然空间、历史人文空间和建筑风貌集成突破,实现环境、功能、产业、人文、治理、服务综合提升。
在工作机制上,杭州坚持“一体化”实施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统筹联动推进城乡风貌样板区、未来社区、未来乡村、美丽城镇、老旧小区和绿道等城乡重要节点建设,形成以城带乡、以镇带村、处处联结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同时,以“一盘棋”思维联动规资、文旅、农业农村等部门,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产生活、社会管理等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整体大美、浙江气质、杭州意象”的“大风貌”新图景。
古今共荣共兴,城乡共建共治,内外兼修兼美,杭州将继续追风赶月,走出一条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的科学路径,构建城乡统筹协调、区域均衡发展新格局,在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上率先破题、示范先行。大美杭州,未来可期。
摘自 建筑杂志社公众号 2023.11.02
近日,国务院公布《节约用水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全面规范节约用水的行政法规。为全面...
地方
全国首批、福州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位于福州新区的滨海双龙新居近日开始接受首轮申请。据了解,该项...
地方
自动巡查劝导、抓拍城市管理问题……近年来,多地城管部门运用机器人,推动城市管理由“数字化”向“智慧化”...
地方
一城之美,始于颜值,源于管理,见于细节。近年来,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紧紧围绕城市管理难点、痛点,聚焦队伍...
地方
3月15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举办全市建筑单体落图赋码和施工许可系统操作培训会。会议邀请省住房和城乡建...
地方
近年来,宁夏、广东等地大力提升环卫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改造生活垃圾中转站、升级环卫车辆、加大果皮箱改造...
地方
山东省青岛市借力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机遇,加速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与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着力建机制...
地方
3月26日上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决策部署,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东莞市召...
地方
数字化是打开住房公积金未来发展大门的“金钥匙”。江苏省苏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苏州公积金”...
地方
河北省保定市入选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以来,坚持以试点任务为引领,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构建...
地方
1、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https://www.xy315gov.com/
2、招投标信息服务平台
https://www.creditzg.com.cn/
3、中国招标投标服务平台
https://www.315chinese.com/
4、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