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质量关乎千家万户。近年来,一些城市在新城建中,将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在供热领域,对热源、管网等供热系统进行智慧化改造,做到精准供热、按需送热、实时管热,实现从热源、管网到居民户内的数据互联互通与共享,构建起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供热全流程管理体系。
精准供热:智能平衡 均衡输送
【亮点】
从用户端的需求出发,以智慧供热终端和用户端自动平衡设备为依托,结合热源、热网特点、建筑物的保温等,通过一定的调控手段,消除过热点和不热点,实行从热源—管网—用户的供热全过程智能精准调控管理。
【镜头】
东北三省越来越多的供热企业通过“数字化”及时调整换热站负荷,力求精准控制,是今年供暖季的一大变化。例如,辽宁沈煤红阳热电有限公司等一批供热企业通过国网辽宁电力公司的“供热企业能耗综合分析”大数据加强供需调节,护航居民温暖过冬。
根据不同建筑基础与楼内供热系统条件,今年北京进行了“精准调控”与“静态平衡”两个层次的智慧供热改造,并通过探索新型室温采集技术,有效提升了室温数据的采集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全区供热由AI智慧供热调度指挥中心统一指挥,通过AI算法能够自动对用热质量不达标的热用户进行热力调整,使供热调节更精准、热量分配更合理,有效改善冷热不均衡的问题。
据了解,市中区热力公司在建设完善的智慧供热平台的基础上,通过AI智慧供热提高供热的精准度与时效性,将原有“智能调度指挥中心”升级为“AI智慧供热调度指挥中心”,配备“私有云数据室”和“AI智慧应急指挥会议室”,实现供热调节的高时效性、高灵敏性、高精准性。改造后的监控设备可对市中城区集中供热各项数据一览无余、实时监控。城区供热地图、天气预报、各热源厂和全区240余个直管换热站监控点的实时数据、补水曲线以及客户服务投诉信息等一应俱全。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的智慧供热平台系统也利用AI、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从锅炉的自动运行到管网的智能平衡再到入户阀和室内温度的智能调节,形成了“源—网—户”一体化智慧供热,实现“均衡输送、精准供热”的目标,保证居民家中的供热质量。
按需送热:自主调节 节约资源
【亮点】
一些城市通过安装热计量表、智能物联阀等,实现分时、分温、分区供暖,解决大多数供热管网普遍存在的冷热不均以及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热量偏差大、能源浪费等问题。
【镜头】
在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供热部门在部分小区楼道的管道井内安装了热计量表。据了解,这个热计量表与用户管道井内的智能执行器相连接,再通过“智慧供热”平台,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从而实现热用户“用热自主可调、热费自主可控”。
传统的供热模式室内温度由供热单位进行调节,用户不能根据需要自主调节,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为解决这个问题,东阿县对供热管网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根据供热小区实际情况,分批次进行热计量的推广与安装。“用户可以通过热计量手机APP,对家里的温度实现远程、自主、实时调节,真正实现有需求时精准用热。”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则推行“平台+小程序+物联阀”的智能供暖模式。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创新研发了智能关断阀,可以使用手机小程序控制,“居民在小程序上绑定信息并交纳取暖费后,就可以操作入户阀门的关断,实现秒‘关’阀门,可以减少暖气漏水后产生的损失。如果居民要再次打开阀门的话,则需要和我们联系,由工作人员远程打开。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8000余户用热居民的智能关断阀安装工作。”
实时管热:科学调整 安全高效
【亮点】
一些城市在智慧热网平台系统设置了生产调度、设备管理、能源管理、应急管理等多个板块,可以实现多平台、多接口、多协议一体化运行。如果出现异常,安全防护系统会直接弹出相应站点的视频监控画面,确保监控人员及时掌握站点运行情况。
【镜头】
河北省廊坊市应用智慧技术、挖掘数据价值,通过智慧供热系统“调度+控制自动化”保障供热稳定,确保供暖安全高效运行。不久前,廊坊市某供热公司对“智慧供热大脑”热网监控平台进行测试,确保供暖期间系统高效平稳运行。
“对公司监控平台与市监控平台进行了数据调试,目前202个换热站、301个换热机组,数据已上传到市监控平台,各换热站已运行正常。”该公司工作人员说。据了解,智慧供热系统通过运行监控、智能调控、供热预测等功能板块在供暖季发挥“供热管家”职能,运行监控板块能够通过远传设备对各换热站及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做到精准供热、按需送热,实现监管从“人管”到“数管”,供热设施从“人控”到“智控”。
在山西省太原市集中供热调度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供热检查,确保正常有序供暖。据了解,该中心运用“智慧供热”系统,供暖季可对主城区供热地图、各热源厂、热力站热源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科学调整,同时也提升了供热部门的精准调节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供热监管的智慧化、信息化水平,今年沈阳市将智慧供热监管平台中针对供热监管、诉求、督查等内容进行了升级,投入更多室温采集设备,增加了室温监控的覆盖面;建立诉求综合系统,在原有省12345诉求的基础上,接入更多客服信息,展示全市客服电话信息;建立视频督查机制,实现监控室与施工现场实时视频连接,更好地对各供热单位供热运行及改造情况进行监测。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3.11.08 谢展文
近日,国务院公布《节约用水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全面规范节约用水的行政法规。为全面...
地方
全国首批、福州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位于福州新区的滨海双龙新居近日开始接受首轮申请。据了解,该项...
地方
自动巡查劝导、抓拍城市管理问题……近年来,多地城管部门运用机器人,推动城市管理由“数字化”向“智慧化”...
地方
一城之美,始于颜值,源于管理,见于细节。近年来,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紧紧围绕城市管理难点、痛点,聚焦队伍...
地方
3月15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举办全市建筑单体落图赋码和施工许可系统操作培训会。会议邀请省住房和城乡建...
地方
近年来,宁夏、广东等地大力提升环卫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改造生活垃圾中转站、升级环卫车辆、加大果皮箱改造...
地方
山东省青岛市借力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机遇,加速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与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着力建机制...
地方
3月26日上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决策部署,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东莞市召...
地方
数字化是打开住房公积金未来发展大门的“金钥匙”。江苏省苏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苏州公积金”...
地方
河北省保定市入选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以来,坚持以试点任务为引领,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构建...
地方
1、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https://www.xy315gov.com/
2、招投标信息服务平台
https://www.creditzg.com.cn/
3、中国招标投标服务平台
https://www.315chinese.com/
4、企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